6月5日,为期32课时的区域国别特色课程《中非经贸概论》课程在湖南大学财院校区顺利结课。本课程由湖南大学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皓教授授课,立足中非经贸合作前沿,融合理论研讨、案例分析与实践洞察,涵盖非洲经济增长、中非经贸合作两大基础专题和区域国别、农业合作、数字经济和经贸合作风险四大特色专题,特别聚焦湖南省“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” 战略定位,为80余名本科生带来了一场跨学科的知识盛宴。
一、深化理论认知:解析核心议题
课上,肖皓教授立足全球化视野,结合详实经贸数据与鲜活合作案例,系统解析中非贸易结构演变、投资重点领域、产能合作模式及数字经济新机遇等核心议题。他特别深入剖析了湖南省“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”的独特政策优势、产业基础与战略定位,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对非合作方略及地方实践路径。在课程设计上,学生们依据兴趣自主选择“国别深度研究”、“ChatGPT行业应用探索”或“经典案例分析”小组,通过团队协作、文献研读与模型应用,系统提升对非洲区域经济格局与发展动态的分析研判能力。

肖皓教授进行授课
二、开展实战演练:小组创业项目展示
本次课程设置了“中非创新商业计划”实战模块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深入调研非洲市场需求与痛点,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创业方案。优秀项目如“WildMuse荒野缪斯咖啡创业”“AfriCycle中非二手电子循环生态平台”等,已获推荐参与多场活动,如“岳麓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圆桌会”、2025年“金种子杯”大学生创业大赛,以及由湖南大学非洲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发起的“筑桥•共创全球南方青年携手现代化”首场调研活动。

创业项目课堂展示:非洲短剧APP的开发

创业项目课堂展示:Kekemove尼日利亚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

创业项目课堂展示:尼日利亚废旧轮胎再生与橡胶制品产业链

肖皓教授进行创业项目点评

肖皓教授进行创业项目点评

课上同学进行创业项目提问

优秀项目代表参与岳麓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圆桌会

优秀项目代表参与“筑桥•共创全球南方青年携手现代化”调研活动
三、引入行业洞察:企业家赋能课堂
为紧密连接学界与业界,课程特邀湖南大学非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、库杜科技执行董事肖明智博士走进课堂。他以“非洲跨境电商的机遇与挑战”为主题,分享了平台选型、物流解决方案、支付风险控制及本地化营销策略等一手经验与深度洞察。其生动的案例剖析与前沿趋势预判,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商业视野,为理论认知注入了宝贵的实战基因。

库杜科技执行董事肖明智博士进行课堂分享(线上)
四、促进跨文化对话:非洲青年课堂点评
本次课程创新引入“非洲视角”评议环节,邀请在湘非洲留学生、青年创业者组成多元视角的观察团,亲临小组项目展示现场进行深度点评与互动。围绕“中国技术如何适配非洲需求”“文化差异对消费习惯的影响”等具体议题,中非青年学子展开了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交锋。这一环节有效打破了文化隔阂与思维定式,使学生对“走进非洲”的市场实践有了更具象、更落地的理解。

非洲研究院博士后Sagara进行创业项目点评

非洲研究院博士后小米分享“马达加斯加投资”

贝宁来华创业青年乔力分享创业经历

肖皓教授与非洲青年交流
五、课程学习心得
在中非经贸概论的课程中,老师详细讲述了中非经贸合作的现状和模式,也带我们了解了如kilimall的企业案例,还邀请了优秀非洲留学生进行创业主题分享,在思维碰撞中开阔了视野。通过学习,我们深入了解了中非经贸关系的战略意义、互补优势及面临的机遇挑战,也认识到了以中非经贸为锚点创业的巨大潜力。
——国际经济与贸易(实验班)2201班杨舒雯
通过本课程,我深入了解了非洲国家的经济现状与发展潜力,以及中非携手现代化未来的广阔前景,尤其是尼日利亚等国的绿色经济转型。课程以“创新创业”为核心标签,让我接触到许多非洲青年企业家的创新案例,而我们小组提出的AfriCycle二手手机循环经济模式,在与非洲青年创业者乔力交流完善后,更深刻感受到中非合作的广阔前景与创业活力。理论与实践结合,收获颇丰!
——国际经济与贸易(实验班)2301班段贤烁
《中非经贸概论》课程让我受益匪浅。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,我深入了解了中非贸易的历史脉络、合作模式与未来机遇。课程结合实际案例,邀请来自非洲的创业者们在课堂上和我们交流,生动展现了中非在资源、市场等方面的互补优势,让我深刻认识到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。同时,我也意识到自身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,以更好地参与中非经贸交流,为推动双方合作贡献一份力量。
——国际经济与贸易(实验班)2301班杨志武
课程深入剖析了非洲多元市场的创业机遇与挑战(如本土化、基建缺口)。结合金融学,我重点关注了初创企业的融资渠道设计、商业模式创新及跨文化风险管控,这启发我思考如何运用金融工具支持非洲创业生态。
——金融学2204班仵派锋